乡村振兴产业联盟

“微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3年2月13日,本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借助庭院经济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自身)发展动力。

 一号文件所说的庭院经济究竟是啥?潜力有多大?为什么国家对它如此重视?怎么样能让才能发展“庭院经济”呢?

庭院经济其实自古有之,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上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里面有一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其实都能看出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在院子中开展生产活动。

天尚乡村高度关注政策导向,深刻认识到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性,结合现有项目迅速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立足实际,紧跟步伐,以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一、“微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带您们看看我家的院子。”在新疆疏附县,村民肉孜总爱热情邀请大家参观自己的得意之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生机盎然的前庭后院。庭院总体面积不大,但房前大树掩映,近处是整齐摆放的各式绿植盆栽、一小片花圃上还种了花卉、中草药和绿叶菜,打点得分外好看;后院有葡萄架子,杏树、梨树果园,牛羊圈,农机具,十分精巧。“别小看这巴掌大块地,自家吃的瓜果蔬菜有了,牛羊肉还能往外卖点,刚种上的中草药更是听说经济效益不错。”肉孜说,农忙时带着农机具出工,农闲时在家打理院子,一年的收入还真不赖!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当闲置的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业态繁多的“微经济”正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庭院经济究竟指什么?一般来说,庭院经济即农户家庭院落经济,指的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边场域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大的背景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需要。发展庭院经济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何安华对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说。 

2022年9月底,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而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来说,发展庭院经济,可形成外出就业的有力补充。在何安华看来,发展庭院经济对多方有益。对农户,有助于合理利用院落等闲置资源,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对村庄,发展好庭院,有助于增添村庄的绿色和文化味,将居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美化相结合,乡愁也有了情感的载体。对县域,由庭院汇聚和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一村或一乡“一品”,有助于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国家,庭院生产的土特产品可以农户自用也可向市场供给,有利于增强食物保障能力,夯实广义粮食安全根基。

同时,这也符合天尚集团的发展目标,天尚一直以来将“浙江经验、天尚模式、全国实践”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天尚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乡村共同体模式”,主张多个乡村联合形成内生共同体,统筹资源,业态互补,共同运营,协同发展,共同富裕。当前,天尚已经在千岛湖富文乡、诸暨五泄等多地落实了乡村共同体项目。

二、“方寸地”变增收“致富园”

红枸杞、黑枸杞(野生黑枸杞与红枸杞相比,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更丰富,尤其含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的花色甙素,药用,保健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红枸杞,被誉为“软黄金”,野生的“蓝色妖姬”。)、苹果、红枣、杏树……在宁夏,特色经济林木装点着村民房前屋后;养殖牛、羊、鸡,在青海德令哈,当地特色养殖业成为农户庭院特色;办民宿、开农家乐、推出打糍粑、赛山歌体验,在湖南花垣县,农家庭院甚至成为游客旅途一景……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庭院“方寸地”变身增收“致富园”的鲜活例子。如今,发展庭院经济有哪些思路?如何能既有看头又有赚头?相关政策已明确了发展重点,包括—— 

1.发展特色种养,打造一批微茶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就近满足城市消费;  

2.发展特色手工,发展一批非遗工坊、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乡村特色文创产品;  

3.发展休闲旅游,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打造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 

4.发展生产生活服务,创办一批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增加农户经营收入等。 

“政策已明确,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何安华介绍。 

目前,不少地区已经推出当地庭院经济建设方案,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重庆市着重打造“小果园、小花卉园、小瓜菜园、小水产园、小养殖园”为主的“五小”涉农经济,和以“小加工、小餐饮、小民宿、小制作、小买卖”为主的“五小”非农经济。甘肃省在“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扶持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尽显乡土本色。 

这样的“庭院”增收潜力有多大?“要看市场行情,但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通过打理庭院,村民不仅可以卖土特产品,也可以出售乡村文旅服务,或将庭院变成创新创业的场所。此外,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实现部分生活资料自给,本身就是降低生活成本,即间接增收的重要方式。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更重要的是推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鼓励脱贫群众学一门技艺,凭本领创造幸福生活,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小庭院联结大市场撬动大产业

“前前后后种了些时令蔬菜,一年四季吃菜不愁。”“弄个菜园子,养点鸡鸭,也算自食其力。”采访中,不少农户谈到对自家庭院的想法:大都有安排,但“也不敢想太多”,“毕竟单家独户能力有限”。

庭院经济要打造成什么样?《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庭院经济获得的收入持续增加。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少不了政策支持和引领。“首先是引导产业和业态的选择。”何安华说,各地有关部门要提供信息指引和产业发展咨询服务,帮农户选择有潜力和前景的产业,推动形成一村一业或多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二是补要素短板,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帮助农户“闯市场”。三是提高组织化水平,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强化他们与庭院经济经营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前,不少地方已出台政策,对庭院经济进行实打实的扶持,如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项目给予支持;推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鼓励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富民贷”等金融产品;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组织庭院经济经营户与城市市场、超市、酒店、网购平台、社区团购、文旅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活动等。

四、以“庭院经济”打造增收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云南省腾冲市马站乡立足实际,采取“庭院+”模式,以农户为主体,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发展花卉种植、特色餐饮、非遗土陶、传统手工香和文旅休闲等产业,积极谋划发展“庭院经济”。如今,多元化的“庭院经济”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马站乡打云社区距腾冲城区12公里,距离乡政府10公里,境内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花卉产业发展的优越自然环境。在打云社区,花卉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家家户户种植花卉盆栽,种类繁多、造型独特、价格实惠,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为发展花卉产业,早在2019年,打云社区就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建成了占地3500平米的花卉交易市场,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当地花卉交易。此后,更是借助市级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党建示范点等契机,坚持“支部带动产业”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党支部+协会+群众”发展模式,实现花卉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大胆创新,推出“墙体花架”,拓宽花卉销路;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电商、新媒体等提高曝光度,增加交易量。经过长足发展,目前,打云建设的花卉交易市场已有68户农户入驻,年平均收入达8万元;打造435个墙体花架,美化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花卉产品吸引力;花卉种植达116户,带动就业180余人,增收290余万元。

五、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措施强

近日,海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鼓励引导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2022至2023年,每个市县至少打造高质量庭院经济示范村庄(行政村)5个,全省共打造示范村庄90个,庭院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突显。

《意见》要求,到2024年,庭院经济发展全面铺开,具备条件的乡村都要推广发展庭院经济。到2025年,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发展庭院经济成效明显,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庭院经济获得的收入持续增加。同时明确发展庭院种养业、发展庭院手工业、发展庭院休闲旅游业、发展庭院服务业四项重点工作。

------发展庭院种养业方面,立足庭院“方寸地”,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和培育热带果蔬优质品种,做足“季节差、名特优、绿色有机”文章,重点发展种植经济价值高、效益好、销路畅的冬季瓜菜、菠萝蜜、百香果等热带特色果蔬种植。

------发展庭院手工业方面,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因地制宜发展黎锦、黎陶等传统手工艺,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力度,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

------发展庭院休闲旅游业方面,围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环岛旅游公路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结合全域旅游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民族风情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发展庭院服务业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整村领办、合作经营等方式,带动农户利用现有庭院开展代收代储、产品代销、原料加工、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生产性服务等。

根据《意见》,海南将用好资金支持政策,结合实际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重点项目,统筹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项目给予支持。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经营主体纳入乡村创业就业政策支持范围,按照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多渠道鼓励发展农村地区庭院经济。

(来源:天尚乡村)